用於香水製造,特別是合成茉莉精油。
當然,如果女友開出一堆你賣血也做不到的夢幻選單,比方鑽戒要D Color一克拉(市值70萬元以上),餐廳要市區、有牌子的五星級飯店(一桌2萬5起跳),這樣的婚姻該不該結,相信你自己心裡也有數。只能說啊,這種辦桌請客的場合,要讓客人吃不完才有面子的壞習俗,真的該改掉了。
這點我就真的要感謝我太太娘家,他們完全可以理解我的初衷,也認同婚禮可以做公益,所以我一開始就決定要支持喜憨兒或類似的組織。給了,我更是不好意思,才見過幾次面就要人家包紅包給我。婚禮籌備就是感情的考驗 不過是辦個婚禮,為什麼要把新人搞得那麼累? 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這一生只結這一次婚就好。當然,沒有魚翅一定是最基本的。婚禮畢竟是喜事一樁,該不該給那陣子有接觸到的人這顆紅色炸彈,也著實讓我想破頭
當然,沒有魚翅一定是最基本的。這證明一件事,做公益不一定要委屈自己,真的可以「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韓粉」對於韓國瑜的忠誠,守著民調電話,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會產生擴散效應的。
而環顧國民黨中生代,由於政治明星韓國瑜已當選高雄市長,朱立倫接班選總統可說順理成章。不過,郭台銘加入初選後,朱立倫的聲量與關注度遭到雙重壓縮。韓粉社團埋伏觀察:零交集的兩群人,為何成為「非韓不投」的政治共同體?解讀「韓粉」:長輩為何將韓國瑜視為「苦海明燈」?郭台銘「經濟牌」不敵「首富」包袱,「正常倫」理性牌也失效相較於此,這次以黑馬之姿突然投入初選的郭台銘和資歷完整的朱立倫,前者打經濟牌、後者強調理性政策,但兩人都輸給韓國瑜。韓國瑜「庶民感」在國民黨權貴中異軍突起,讓韓粉死心踏地《中央社》報導,國民黨是百年老店,權力結構盤根錯節,高雄市長一役中異軍突起的韓國瑜,並非國民黨接班世代,與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等黨內菁英不僅互動不多、淵源不深,韓國瑜之前宣布被動參選的5點聲明中,更直批政治權貴熱衷密室協商,讓黨內矛盾赤裸祼浮現檯面。
自韓國瑜參選以來,經歷黨內外攻擊,但都沒有讓韓國瑜一刀斃命,反讓韓粉從單純的支持轉為憤怒,黨內人士說,「憤怒正是大團結的基礎」。《中央社》報導,郭台銘雖然主打經濟牌,力拚中間選民及年輕人的支持,但死忠韓粉已成黨內主流,加上和韓國瑜曾擔任國民黨三屆立委相較,郭台銘與傳統藍軍連結不深,終究以顯著差距落敗。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當時國民黨重返執政希望濃厚。黨內人士認為,韓國瑜民調勝出最大關鍵是在最後階段,透過多場大型造勢練兵有成,成功讓韓粉集體組織動員「守電話」,非韓不投的排他性,更讓韓國瑜在黨外對比上有較大的優勢。《中央社》報導,而國民黨重點栽培接班梯隊的朱立倫,曾任立委、桃園縣長、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在歷經2016年總統大選落敗後沉潛3年,直到去年的九合一選舉,順利把新北市長的棒子交給前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後,宣布投入2020年總統大選。初選大勝後,韓國瑜將成為國民黨新一代共主,個人特色鮮明的他勢必不會在國民黨傳統軌道上運行,將走一條自己的路,但礙於高雄市長身分,恐需要兩套人馬備戰2020大選,未來如何與黨中央磨合將成考驗。
有了2016年慘敗給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教訓,朱立倫捲土重來更顯得小心翼翼、面面俱到。未來包括總統及立委選戰的戰略鋪排、國民黨下個世代的接班人選等,預料韓國瑜都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韓系人馬在黨內身價也將水漲船高,國民黨內傳統的大老勢力將大幅被壓縮。另一位藍委則分析,郭台銘首富的形象雖然是光環,但也有負面效應,讓一般老百姓感覺到距離感,接受度與支持度相對就無法提升林飛帆可能是看透了這個死局才會選擇民進黨,因為唯有先讓泛綠陣營最大化,使藍不再是選項,讓大選擺脫藍綠對決而成為小黨合縱對付民進黨,那麼具台灣認同的知識份子才可能真正沒有後顧之憂地實踐自我,台灣也才更有可能在他們的督促下得利。
經歷過318的林飛帆應該是看透了這一切。許多民進黨支持者會把他跟黃國昌歸成同一類,誠然,兩者批判民進黨的方式很類似,都是提出看似完美卻難行的目標,只檢討改革沒有一步到位,卻不考慮其他反彈的聲浪。
雖然許多人在嘲諷林飛帆過去罵民進黨,現在卻成為民進黨副秘書長這件事,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因為體認到社會的變化或是他個人學識素養的增加,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對他個人、民進黨或是打倒國民黨而言都是好事。一般來說,知識份子及創作者總是吹毛求疵、對社會現況難以滿足的,但他們對政府的要求,並不總是能促使進步的產生,更多時候,他們只是在幫另一個團結盲從的狂熱集體鋪路,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促起了宗教改革跟反改革熱潮,馬克思跟他的追隨者促起了共產主義、史達林主義,威瑪共和知識份子對國家的不滿,促起了納粹主義的誕生。
林飛帆是好的前導者,但他沒有辦法承擔狂熱的擴張階段,這個階段是黃國昌的專長,但黃國昌的狂熱特質注定他無法踏實守成,他甚至連自己的選區都守不住,所以他必須尋找下一場狂熱的群眾運動才能發揮他的價值,這也可能導致他跟時代力量漸行漸遠,時力需要一些更實事求是的掌權者,也許適合混亂的黃國昌,注定要追求一場新的冒險。群眾運動或是新興政黨都有這麼三階段,知識份子的前導,狂熱運動者的擴張,最後是踏實行動者的守成。民進黨、綠黨、台灣基進都是朝著這方向做,時代力量的洪慈庸昨天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林飛帆的選擇也是相同道理,縱然有人譏笑、有人不滿、有人眼紅,但實則這對他個人、民進黨及消滅國民黨來說都是最好的決定。最後回到林飛帆,我佩服的點在於他可能認知到了自己與社會的侷限,他的自我侷限在於知識份子的確可以創造更多鄙夷現況的失意者,但他無法控制這些失意者要朝哪個方向宣洩他們的狂熱,而社會的侷限在於,現在最容易容納失意者、讓他們得以宣洩自我的群體叫「韓粉」,就像前述的歷史事件裡最大的得利者都與知識份子的初衷不同,這次也不例外,一旦知識份子引領了一場反對政府的熱潮,得利的不會是人民、不會是時代力量或其他第三勢力,而是韓國瑜、國民黨跟中國共產黨。」在粉專提到藍綠都有貪腐案件時,他更是寫道:「為何還要繼續投票給『牠』們?」黃國昌從來不害怕這種爭議,他之所以被稱作戰神,不見得是他真的有多強的戰力,更可能來自他從不怯戰,因為混亂對他來說是如魚得水,他不像知識份子般注重溝通跟討論,他在意的是在辯論獲得勝利來引領群眾的激情,在318後,持續這種狂熱跟激情正是支持者們最重要的養分,他會吸引一票跟隨他的人並不是什麼收割,而是那群人需要崇拜一個這樣的領導者。許多人會說,黃國昌收割了318作為自己追求權力的籌碼,但群眾運動造成的直接結果,其實就是群眾心理渴求的結果,人們總是幻想著有人能操弄群眾,但事實上,真正能操弄群眾的人少之又少,多數我們口中的操弄者,只是因為他們理解並順應了群眾的渴求,318許多群眾真正渴求的,並不是如林飛帆這樣的知識份子,而是如黃國昌這樣的狂熱份子。
知識份子的悲哀,在於他們總是相信人民的獨立思考,卻忽略人性中反對獨立思考的那一部分,被知識份子激起憤怒的人們,真正追求的常常不是思考的自由而是擺脫思考的自由,他們尋找的,是另一個可以讓他們輕信、帶領他們擺脫選擇或懷疑的重擔、讓他們可以義無反顧地發揮狂熱來彰顯存在意義的目標及領導者。但,兩者的出發點卻是天差地遠。
解決這種侷限的方法,絕不是透過「藍綠一樣爛」這種論述來創造第三勢力,因為這有一種本質上的矛盾,第三勢力應該是要比國民黨更進步更理性,但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能接受藍綠一樣爛這種論述的民眾真的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嗎?這種論述更多的只會製造鄙夷現況的狂熱者,而這種狂熱本身就違反了第三勢力的進步本質,如果政黨不變質,那群眾最終就只能尋求其他人或政黨滿足他們投身的渴望,這就是為何原本講究公開透明的柯文哲幾乎完全變了一個人,也是為何韓國瑜這種「非典型國民黨」會得勢,他們都只是搭上或試圖搭上知識份子創造出的時勢列車民進黨、綠黨、台灣基進都是朝著這方向做,時代力量的洪慈庸昨天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林飛帆的選擇也是相同道理,縱然有人譏笑、有人不滿、有人眼紅,但實則這對他個人、民進黨及消滅國民黨來說都是最好的決定。
解決這種侷限的方法,絕不是透過「藍綠一樣爛」這種論述來創造第三勢力,因為這有一種本質上的矛盾,第三勢力應該是要比國民黨更進步更理性,但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能接受藍綠一樣爛這種論述的民眾真的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嗎?這種論述更多的只會製造鄙夷現況的狂熱者,而這種狂熱本身就違反了第三勢力的進步本質,如果政黨不變質,那群眾最終就只能尋求其他人或政黨滿足他們投身的渴望,這就是為何原本講究公開透明的柯文哲幾乎完全變了一個人,也是為何韓國瑜這種「非典型國民黨」會得勢,他們都只是搭上或試圖搭上知識份子創造出的時勢列車。林飛帆可能是看透了這個死局才會選擇民進黨,因為唯有先讓泛綠陣營最大化,使藍不再是選項,讓大選擺脫藍綠對決而成為小黨合縱對付民進黨,那麼具台灣認同的知識份子才可能真正沒有後顧之憂地實踐自我,台灣也才更有可能在他們的督促下得利。
知識份子的悲哀,在於他們總是相信人民的獨立思考,卻忽略人性中反對獨立思考的那一部分,被知識份子激起憤怒的人們,真正追求的常常不是思考的自由而是擺脫思考的自由,他們尋找的,是另一個可以讓他們輕信、帶領他們擺脫選擇或懷疑的重擔、讓他們可以義無反顧地發揮狂熱來彰顯存在意義的目標及領導者。林飛帆是好的前導者,但他沒有辦法承擔狂熱的擴張階段,這個階段是黃國昌的專長,但黃國昌的狂熱特質注定他無法踏實守成,他甚至連自己的選區都守不住,所以他必須尋找下一場狂熱的群眾運動才能發揮他的價值,這也可能導致他跟時代力量漸行漸遠,時力需要一些更實事求是的掌權者,也許適合混亂的黃國昌,注定要追求一場新的冒險。許多人會說,黃國昌收割了318作為自己追求權力的籌碼,但群眾運動造成的直接結果,其實就是群眾心理渴求的結果,人們總是幻想著有人能操弄群眾,但事實上,真正能操弄群眾的人少之又少,多數我們口中的操弄者,只是因為他們理解並順應了群眾的渴求,318許多群眾真正渴求的,並不是如林飛帆這樣的知識份子,而是如黃國昌這樣的狂熱份子。許多民進黨支持者會把他跟黃國昌歸成同一類,誠然,兩者批判民進黨的方式很類似,都是提出看似完美卻難行的目標,只檢討改革沒有一步到位,卻不考慮其他反彈的聲浪。
但,兩者的出發點卻是天差地遠。」在粉專提到藍綠都有貪腐案件時,他更是寫道:「為何還要繼續投票給『牠』們?」黃國昌從來不害怕這種爭議,他之所以被稱作戰神,不見得是他真的有多強的戰力,更可能來自他從不怯戰,因為混亂對他來說是如魚得水,他不像知識份子般注重溝通跟討論,他在意的是在辯論獲得勝利來引領群眾的激情,在318後,持續這種狂熱跟激情正是支持者們最重要的養分,他會吸引一票跟隨他的人並不是什麼收割,而是那群人需要崇拜一個這樣的領導者。
雖然許多人在嘲諷林飛帆過去罵民進黨,現在卻成為民進黨副秘書長這件事,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因為體認到社會的變化或是他個人學識素養的增加,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對他個人、民進黨或是打倒國民黨而言都是好事。最後回到林飛帆,我佩服的點在於他可能認知到了自己與社會的侷限,他的自我侷限在於知識份子的確可以創造更多鄙夷現況的失意者,但他無法控制這些失意者要朝哪個方向宣洩他們的狂熱,而社會的侷限在於,現在最容易容納失意者、讓他們得以宣洩自我的群體叫「韓粉」,就像前述的歷史事件裡最大的得利者都與知識份子的初衷不同,這次也不例外,一旦知識份子引領了一場反對政府的熱潮,得利的不會是人民、不會是時代力量或其他第三勢力,而是韓國瑜、國民黨跟中國共產黨。
經歷過318的林飛帆應該是看透了這一切。一般來說,知識份子及創作者總是吹毛求疵、對社會現況難以滿足的,但他們對政府的要求,並不總是能促使進步的產生,更多時候,他們只是在幫另一個團結盲從的狂熱集體鋪路,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促起了宗教改革跟反改革熱潮,馬克思跟他的追隨者促起了共產主義、史達林主義,威瑪共和知識份子對國家的不滿,促起了納粹主義的誕生。
群眾運動或是新興政黨都有這麼三階段,知識份子的前導,狂熱運動者的擴張,最後是踏實行動者的守成」《聯合報》報導,羅文嘉表示,8月1號開始,民進黨也會配合選戰模式,發布另一波新人事,延攬更多優秀的年輕世代加入民進黨。另外,外界也質疑,過去林飛帆批評民進黨墮落,現在卻加入民進黨,是否該向被批評過的人道歉。羅文嘉提到,民進黨的相關工作8月展開,並讓民進黨實現「幸福三箭」,第一箭是「年輕實現夢想的民進黨」,第二箭是「讓基層看見希望」,第三箭則是「讓家庭經營者降低負擔,羅表示,民進黨的幸福三箭也會是未來半年,黨要努力及著力的地方。
太陽花三週年,林飛帆發文呼籲民進黨履行承諾,別讓人民再次失望「聽得懂別人講什麼」的呂家華,將主持民進黨「政策對話小組」除了林飛帆,這次民進黨也延攬熟悉審議式民主的太陽花學運領袖呂家華。《新頭殼》報導,林飛帆現年31歲,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系。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今(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介紹兩位在三一八學運引起關注的參與者加入民進黨,其中學運領袖林飛帆正式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而擅長審議民主的呂家華則將主持新成立的「政策對話工作小組」。《自由時報》報導,羅文嘉表示,8月1日開始,民進黨中央黨部會成立一個「政策對話工作小組」,並由呂家華主持。
他說,希望過去所說的話能夠成為這政黨下階段的養分,他的立場還是一樣,需要有更多對話、往更好的方向,黨未來4年政策對話,與民間、基層、青年世代、不同階層民眾更多對話,這是他希望能促成的事,也是接下來一段時間與黨內一起努力的目標。」呂家華在記者會中表示,「2005年開始,我的工作就是促成不同社會位置拉近彼此想法,或是協助對焦,提高問題本身被解決的可能性跟機會。